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《重生之昭华倾天下》,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,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。简介:【重生 宫斗 复仇 甜宠】她是皇帝最娇宠的昭华公主,却不知皇后“慈爱”的捧杀、世子“深情”的求娶,全是算计。一杯毒药,一尸两命,荒山曝尸,她才看清所有虚伪嘴脸。唯有那个从小与她斗嘴的死对头,抱着她冰冷的尸身泣血痛哭。再睁眼,她重回六岁稚龄,母妃尚在,兄长安好。娇憨童颜下,藏的是淬炼归来、誓要复仇的修罗心。这一世,她不再任性愚蠢,步步为营,暗搅风云。撕破皇后伪善面皮,揭穿渣男虚情假意,助兄长争夺储位,守护至亲与家国。只是,那个总惹她炸毛的定北王小王爷,看她的眼神怎么越来越不对劲? “谢珩,离我远点!” “不行,这辈子,换我守着你。”...
古代言情《重生之昭华倾天下》,现已完结,主要人物是萧昭华昭华,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“小鹿格”,非常的有看点,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:最终,林家与她们兄妹日渐疏远,成了皇后和太子轻易就能拔除的孤木。敏妃闻言,眼中掠过一丝淡淡的思念和怅惘。她放下银剪,坐到女儿身边,轻轻将她揽入怀中:“你舅舅军务繁忙,镇守边关,不能轻易回京。上次见你,还是你西岁生辰时,那时你还小,自然不记得了...
重生之昭华倾天下 在线试读
永寿宫的日子,仿佛骤然间被一层无形的纱幔笼罩,与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。
萧昭华安心地扮演着一个受惊过度、需要静养的小女孩。
她不再像从前那般吵嚷着要去御花园扑蝶,或是去坤宁宫寻“母后”讨要新奇玩意。
大部分时间,她都乖巧地待在寝殿内,或是倚在窗边的软榻上看母妃给她找来的图画小册,或是摆弄一些精巧却不吵闹的玩具。
敏妃见她如此安静,只当是落水后遗的胆怯,愈发心疼,几乎寸步不离地陪着她,连宫务都挪到了昭华寝殿的外间处理。
萧昭华乐得如此。
她需要时间观察,需要思考,更需要不着痕迹地引导。
这日午后,阳光暖融,敏妃正拿着一把小银剪,细心修剪一盆送来的水仙。
萧昭华靠在软枕上,捧着一本描绘边疆风物的彩图册,看得“入神”。
忽然,她抬起小脸,指着图册上一幅骑着骏马、穿着异族服饰的将军画像,软软问道:“母妃,舅舅是不是就像画上的大将军一样厉害?
会骑大马,打坏人?”
敏妃修剪花叶的手微微一顿,抬眼看向女儿,温柔笑道:“是啊,你舅舅镇守北疆,保家卫国,自然是最厉害的将军。”
萧昭华立刻放下图册,爬到软榻边,睁着一双亮晶晶的杏眼,满是憧憬:“母妃,舅舅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呀?
昭华都想不起舅舅的样子了。”
她说着,小嘴微微嘟起,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委屈和失落。
前世,因皇后刻意离间,以及她自身被骄纵出的任性,她对那位手握重兵、威严冷硬的舅舅并不亲近,甚至有些畏惧。
舅舅几次回京,想亲近她,都被她躲开了。
最终,林家与她们兄妹日渐疏远,成了皇后和太子轻易就能拔除的孤木。
敏妃闻言,眼中掠过一丝淡淡的思念和怅惘。
她放下银剪,坐到女儿身边,轻轻将她揽入怀中:“你舅舅军务繁忙,镇守边关,不能轻易回京。
上次见你,还是你西岁生辰时,那时你还小,自然不记得了。”
“哦……”萧昭华低下头,摆弄着自己的衣带,声音闷闷的,“那舅舅会不会不喜欢昭华了?
都不回来看昭华……怎么会?”
敏妃失笑,心疼地摸摸女儿的发顶,“你舅舅最是疼你。
每次边关送来家书,总会问起你的情况。
还时常托人送些北疆的有趣玩意儿回来,只是你以前总嫌那些皮子、骨雕粗糙,不爱玩,都让宫人收起来了。”
萧昭华立刻抬起头,眼中充满了“懊悔”和“好奇”:“真的吗?
母妃,舅舅送的东西在哪里?
昭华现在想看!
想玩!”
她表现得就像一个忽然对远房英雄舅舅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孩子。
敏妃只当她是病中无聊,寻些新鲜,便笑着吩咐心腹宫女:“蕙心,去将库里那个樟木箱子搬来,就是放了些北疆物什的那个。”
不多时,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被抬了进来。
打开一看,里面果然堆放着不少东西:洁白的雪狐皮、色彩斑斓的鸟羽、打磨光滑的兽骨项链、造型古朴的胡笳、甚至还有一把做工精致、未开刃的小小弯刀。
萧昭华“欢呼”一声,扑到箱子边,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把小小的弯刀。
刀鞘是牛皮所制,镶嵌着几颗红色的珊瑚珠,充满异域风情。
“母妃,这个好漂亮!”
她爱不释手。
敏妃笑道:“这是你舅舅特意请军中匠人为你打的,说是北疆的小姑娘都佩这个。
你那时却嫌它不是金玉的,不肯要。”
萧昭华紧紧握着弯刀,小声说:“昭华现在喜欢了。”
她抬起头,眼神孺慕,“母妃,我们给舅舅写信好不好?
告诉舅舅,昭华很喜欢他的礼物,很想他。
让他……让他打仗的时候要小心,不要受伤。”
稚嫩的话语,充满纯粹的关切。
敏妃微微一怔,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眸,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,眼眶竟有些发热。
她将女儿搂紧,声音温柔:“好,好。
母妃这就让人准备笔墨,我们昭华亲自给舅舅写信。”
“嗯!”
萧昭华用力点头,埋首在母亲馨香的怀抱里,眼底却闪过一丝冷静的光芒。
第一步,修复与舅舅和林家的关系,必须从现在开始,悄无声息地进行。
……坤宁宫。
皇后柳氏斜倚在凤榻上,听着心腹太监的回禀。
“永寿宫那边,近日很是安静。
昭华公主似乎受了不小的惊吓,终日待在殿内,连门都很少出。
敏妃娘娘陪伴左右,连宫务都搁置了。
二皇子每日下学便去探望,停留许久才离开。”
皇后捻着一串碧玉佛珠,眼神晦暗不明:“那丫头……当真只是吓破了胆?”
那日萧昭华指控绿衣宫女的眼神,总让她觉得有些不对劲,可具体哪里不对,又说不上来。
一个六岁的孩子,难道还能翻天不成?
太监低声道:“御医每日请脉,也说公主心神受扰,需静养。
奴才也试探过永寿宫的几个小宫女,都说公主夜间时常惊梦,醒来便哭喊着‘绿衣服’、‘别推我’之类的话……看来,不似作伪。”
皇后冷哼一声:“就算不是作伪,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祸害!
一点小事就吓得失了魂,真是烂泥扶不上墙!”
她语气中满是鄙夷,却又带着一丝烦躁。
萧昭华越是这般胆小怯懦,她原先那“捧杀”的计划就越是难以进行——总不能去捧一个连门都不敢出的惊弓之鸟吧?
“林家那边有什么动静?”
皇后又问。
“林大将军远在北疆,尚未有消息传来。
倒是敏妃娘娘前几日以公主的名义,往北疆送了一封家书,随行的还有一些公主亲手做的点心和小玩意,说是感念舅舅戍边辛苦。”
皇后捻动佛珠的手一顿,眼中锐光一闪:“家书?
写了什么?”
“内容不知。
但公主年幼,无非是些孩童稚语,问候思念之类吧。”
皇后沉默片刻,缓缓道:“看来,本宫倒是小瞧了敏妃。
借着女儿受惊,倒是演起姑舅情深来了。”
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“也罢,且让她们母女再安稳几日。
一个失了圣心多年的妃子,一个吓破了胆的公主,还能翻出什么浪花?
等昭华那丫头缓过劲来,本宫自有办法让她重新‘活泼’起来。”
她需要的是一个嚣张跋扈、惹人厌弃的昭华公主,而不是一个胆小如鼠、惹人同情的昭华公主。
“太子那边如何?”
“太子殿下近日苦读诗书,常得陛下夸赞。”
皇后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:“很好。
让景瑞沉住气,不必理会永寿宫那点小事,他的心思,该放在更重要的地方。”
“是。”
……永寿宫内,萧昭华正“专心致志”地趴在桌上,用稚嫩的笔迹给舅舅写信。
蕙心嬷嬷端着一碗刚煎好的安神药进来,轻声道:“娘娘,公主,药好了。”
敏妃接过药碗,试了试温度,正要喂给女儿,忽见萧昭华皱了皱小鼻子,扭开脸:“母妃,苦……昭华乖,喝了药身子才能好得快。”
敏妃柔声劝道。
萧昭华却伸出小手,指向窗外:“母妃,你看!
蝴蝶!”
敏妃和蕙心下意识都朝窗外看去。
庭院中阳光正好,却并无蝴蝶踪影。
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,萧昭华极快地将藏在指尖的一小撮无色无味的粉末,弹入了药碗之中。
动作轻巧熟练,与她孩童的外表格格不入。
那是她前几日借口要香粉玩,让宫女找来各种花瓣研磨,暗中调配出来的东西。
剂量极小,不足以伤人,只会让人脉象略显浮躁,与她“受惊”的症状恰好吻合。
她必须确保御医每日请脉,得出的都是同样的结论。
她需要时间,需要这副“受惊虚弱”的皮囊作为保护色。
“哪里有蝴蝶?”
敏妃回过头,无奈地点了点女儿的额头,“你呀,又想耍赖不喝药。”
萧昭华吐了吐舌头,乖乖就着母亲的手,将加了“料”的药一口口喝下。
药汁苦涩,却远不及她前世饮下的那碗毒药万分之一。
喝完药,含了蜜饯,她又继续低头“写信”。
窗外,春光正好。
谁也不会想到,这具六岁孩童的身体里,藏着一个历经惨死、恨意滔天的灵魂,正借着这片看似宁静的港湾,小心翼翼地布下她的第一颗棋子。
她写的家书,画的稚趣图画,连同那份小心翼翼的关切,正被快马加鞭,送往遥远的北疆。
而那碗被动了手脚的安神药,也即将通过御医的脉案,再次坐实昭华公主“受惊过度,心神不宁”的诊断,为她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。
暗室虽小,微光己燃。
复仇之路,道阻且长,但她己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